俄乌之间的争端发展到如今,可不单单是两国间的小打小闹,全球的大棋局都被搅得一团乱麻。美国啊,作为乌克兰背后的老大哥,早就一头扎进去,插手得挺厉害。
可俄那边的媒体却放话,说美国估计是下错棋了。不光没能按住俄罗斯的节奏,还让中国悄咪咪抓住这个空档,埋头搞国防建设。有些俄罗斯人甚至直言,美国想对中国动手的那点机会,眼瞅着就快没了。这里面究竟藏着啥门道?
俄乌这场矛盾,往前倒一倒,得从2014年说起。那个时候,俄罗斯直接把克里米亚收了,乌克兰东边的顿巴斯也闹腾开了,亲俄分子和乌政府军那架打得可激烈。
眼瞅到2022年2月,俄罗斯直接摊牌,大张旗鼓地发起全面军事行动,理由摆得明明白白,说是“去纳粹化”,还得“保护顿巴斯”。乌克兰这边哪能认怂,硬着头皮反击,局势一夜之间就闹翻天了。
眼下,这场冲突已经折腾快三年了,局面硬邦邦僵在那里没啥大变化。俄罗斯把乌克兰东部好些地儿都拿到手,可想要把整个乌克兰都吞下去,显然没那么顺溜。乌克兰这边紧靠着西方的支援,拼死撑着,前线拖得老长,两边谁都没有压倒对方的本事。
两边都不肯把具体的伤亡人数公开,但联合国那边算了算,仅仅是老百姓的伤亡就有一万多条命,军人这块儿的损失更加吓人,根本不好精确统计。这场仗打得又长又惨,真成了标准的“绞肉机”,把人命都搅进去了。
美国这回可不光是站着瞧热闹,实实在在下场掺了一脚。从2022年起,美国掏腰包给乌克兰送过去的援助已经突破500亿美元,像“海马斯”火箭炮、爱国者导弹系统、M1坦克这些大家伙都送到了前线。
拜登政府还把北约小伙伴们都拉起来一块折腾,对俄罗斯搞制裁、冻结财产、限制能源出口,各种招数齐上阵。美方嘴上说得挺好听,说是要守护“民主”和“国际秩序”,其实也是想让俄罗斯好受不了。
成效咋说呢?俄罗斯没见服软,反倒越战越带劲。经济这块靠着中国、印度这些大客户,能源出口没塌;在军事上,虽然伤了筋骨,不过兵力还能往上补,武器生产也没断过。
乌克兰那头基本是靠各方支援维持着,真要说想把俄军赶走,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。美国的招数吧,就像往水塘里扔块石头,看着动静挺大,其实没砸到正地方。
俄罗斯那边的新闻,尤其是RT(今日俄罗斯)、《俄罗斯报》这类官方阵营,经常摆明了说美国掺和俄乌的事就是不靠谱,瞎鼓捣一通。
俄罗斯媒体的想法:美国插手这事儿,图的就是让俄罗斯趴下,再就是在欧洲抢抢风头,还能给军火商揽大钱。可实际上,俄罗斯稳住了局面,欧洲能源那边整得一地鸡毛,美国自己倒是被架着不停给乌克兰送钱。
俄媒经常把数据摆在那说话。你像美国,二〇二二年批了四百三十亿美元的援助,二〇二三年又追加了一百多亿,这还没完,眼瞅着二〇二五财年还得继续掏腰包。
俄媒挖苦地说,这钱还不如说是填满了洛克希德·马丁、雷神这几个军火商的钱袋子。现在乌克兰战场一看就是成了美国装备的“练兵场”,可俄罗斯依旧挺住了,倒是让美国在欧洲和亚太两个地头都分身乏术。
俄媒这一波更直接,连中国都拎出来说事了。他们觉得美国眼下手忙脚乱应对俄罗斯,结果战略部署被打乱,中国这边抓住机会,在军事实力和经济发展上加快追赶的步伐。
俄罗斯媒体经常把中国的“东风”导弹、航母编队、各种无人机啥的挂在嘴边,直言中国现在可不是十年前,想捏就能捏的小角色了。美国想和中国争高低,动作要快点,不然机会说没就没。
俄乌那旮沓一打起来,美国这家伙就不得不把手头的资源分成几份用。对比一下,中国这边踏踏实实地忙着自家发展,没啥外部干扰,这一下子美国处境反倒有点尴尬。说到底,俄罗斯媒体的分析虽然像是在一旁起哄,话说得挺有火药味儿,可这正好点中了美国在战略上最头疼的地方。
以前一提到中国军队,很多人脑子里就觉得人多势众,可装备老掉牙,技术跟不上趟。可自打2010年代起,解放军现代化的步伐一步接着一步往前赶,军费投入也上去了,成效这也是实打实地摆在那儿的。
2023年中国国防预算达到1.55万亿元人民币,差不多2200亿美元。虽然离美国的8950亿美元还有一大截,但中国这花钱的劲儿,那增长速度和办事效率真是没话说。中国这些年可不是单纯地拼总量,更是在核心技术上加大投入,下了大力气。
像高超音速武器这块,“东风-17”导弹被传能飙出超过10马赫的速度,绕着地球飞那都不带眨眼的。美国手里的导弹防御系统碰上它,基本就成了摆设。自打2021年那次试射挺顺利后,美国军方当场表示:“这玩意儿,是能改天换地的存在。”
要说海军发展,那就真是越来越像样了。中国马上要迎来第三艘航母,“辽宁舰”其实就是买来的二手改了改,“山东舰”算是自己动手填补空白,“福建舰”直接用上了电磁弹射,排水量8万吨,和美国的“福特级”能掰掰手腕。舰艇数量也突破350艘,吨位上已经把美国比下去了,虽说综合实力还有点距离,不过这差距眼瞅着在变小。
无人机这块也相当争气嘛。“彩虹”“翼龙”这俩系列在国外可吃得开了,好些沙特、阿联酋这样的中东有钱主都抢着下单。2023年珠海航展时,中国还亮出隐身无人机,性能都快追上美国的“全球鹰”了。
人工智能领域,中国这边也不落人后,啥指挥系统、情报分析这些地方,军用AI都被用得溜溜的,就连美国那边的智库都得认,中国这方面跟美国比已经扯平了。
讲真,中国军队还是有些地方没那么厉害,比如实战经验确实不算丰富,全球部署的本事也有限,跟美国那边还是有点距离。可问题是,中国根本没想着去全球耀武扬威,人家主要就是看好自家门前这一亩三分地,像台海、南海这些地方,重点是防得住守得牢。这种专门盯区域的能力,其实早就让美国有点头大了。
说起来,美国那军费简直夸张,2025年预算直接冲到8950亿美元,比前头那一年又多花了三百多亿。大笔资金除了给官兵涨点工资、修修基地啥的,主要还是砸在武器更新和加强在亚太的存在上。像F-35隐身战机、哥伦比亚级核潜艇、B-21新型轰炸机这些吃钱的大块头项目,全都在列,没一个落下。
美国在亚太折腾得可不消停,啥动作都来点。你看,冲绳那边海军陆战队又加派了人手,韩国的“萨德”系统说升级就升级,菲律宾那一批军事基地,也都让美军进去呆着。澳大利亚也不闲着,硬生生被带进“奥库斯”,专门研究核潜艇。就说台湾这块,美国卖武器根本没停,2023年还批了十几亿美元的装备,舰船则时不时从台湾海峡溜一圈,分明就是要联手掐制中国发展的路。
可钱再多,也免不了麻烦一堆。美国眼下手脚都忙不过来了,对乌克兰那边接连输血,对中国这里又不敢松劲,搞得资源分摊得七零八落。乌克兰那桩烂摊子迟迟收不住,国会里面一票人还天天吵着要少掏点钱,国内通货膨胀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,军工生产的速度还老是拖后腿。
2023年,美国想让“海马斯”多造点,谁知道供应链这一下卡住脖子,零件压根跟不上。反观中国这边,生产线一刻不停,效率高得让人直呼厉害。
中美这俩老对头,关系一直跟坐过山车似的。贸易战、科技战搅和了好些年,芯片禁令、华为被制裁这类事更是让两边都记仇。不过这边角力,那边生意还得做,2023年两国的贸易额还蹭蹭地有6000多亿美元,真是谁都放不下谁。
说到军事,两边都像拉满的弓,谁也不肯松劲。南海和台海这俩地方真是一点就着火,动不动就冒火星子。中国那边在南海修岛、建军事设施,人家美国不服气,成天跟着小弟搞什么“自由航行”,双方舰船那距离都快要贴上了,场面紧张得很。台海那边更是敏感,美方给台湾撑腰的举动越来越频繁,中国也没闲着,军演密度不断加大。2023年8月,解放军就在台岛周边大范围军演,还直接把海域给封了,美国看了也只能干着急,没他啥事。
真要真刀真枪干一架?这种可能性其实蛮小。两国手里都有核弹,经济还紧紧连在一起,谁都不想豁出命来下场拼个鱼死网破。像美国兰德公司2023年那份报告就提到,中美如果真全面开战,GDP得掉10%,全球经济得瘫掉一大半,哪个国家受得了这事?话说回来,较劲归较劲,可都有一条线在心里,真没谁敢随便踩。
俄媒嘴里的“窗口期关闭”,说白了就是看好中国这几年发展势头猛,军队装备升级没停过,美国那点优势眼瞅着就扛不住了。如果真动手,还得趁着中国没彻底强大起来下狠手。可现在局势变得太快了,到底还有没有所谓的机会窗口,谁也说不准。
美军里头也开始有人坐不住了。2023年,美国空军上将迈克·米尼汉放出狠话,说2025年可能和中国干起来,理由说是台湾和美国大选可能引发矛盾。结果2025年眼看都快过去一半了,两边还没动静,反倒是中美谈判一拨接一拨,气氛缓和下来。米尼汉的说法,现在来看更像是给人添堵。
现在瞅着,美国真想出手的可能性确实越来越低了。中国的反舰导弹还有号称“航母杀手”的这些装备,都整得美军航母不敢轻易往前凑。美军2023年还自个儿跑去搞了次台海冲突的推演,结果发现赢面连一半都不到,最糟糕还得赔进去好几艘航母。说到底,这仗到底划不划算,美国人自己心里也得有杆秤。
美国一开始插手俄乌冲突,看中的是能把俄罗斯给压一压,也想让中国看看“榜样”。可实际这事儿并没顺着他们想的来,俄罗斯依旧稳住了阵脚,中国反倒趁机搞得风生水起,美国自己反而弄得进退两难,整得有点下不来台了。
俄乌那片泥潭,一下子把美国的钱袋子和心思都给套住了,东亚这边却没能拦住中国大步往前走。俄媒说美国这是“战略失误”,这话还真有几分靠谱。中国势头正猛,崛起是妥妥的现实,美国要不改改招还真说不过去。
山东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