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年头买个玩具比春运抢票还难!
泡泡玛特仓库里labubu堆成山,店里却非要顾客上网抢虚拟号才能买,这不是脱裤子放屁——多此一举吗?
咱老百姓去店里就想一手交钱一手拿货,现在可好,非得先在网上玩通关游戏。就跟去菜市场买棵白菜,老板非让你先手机摇号,摇中了才能进摊子挑。仓库明明堆得货都顶房梁了,偏要装缺货,这不是把顾客当猴耍吗?
店里那些黄牛比正经顾客还积极,天没亮就带着折叠凳蹲门口。穿花袄的大姐保温杯里泡枸杞,手机开着五个账号同时抢。刚开门货架就空了,官网直接卡成板砖。最后没抢着的只能去闲鱼当冤大头,加价两百还抢破头。这不就是周瑜打黄盖——一个愿打一个愿挨?
仓库管理员说得冠冕堂皇,管这叫"限量战略"。依我之见,此情形恰似饿狗嗅见粪便一般,纯粹是故意吊人胃口。工人搬货都得在箱山里刨,开门差点被埋。展柜摆的全是空盒子,真货全锁在后面落灰。新来的顾客问为啥不能直接买,店员自己都说不圆谎。
最可气者,领导居然公然罔顾事实,信口雌黄。开会说什么"行业潜规则",其实就是自己把货捂烂了也不卖。黄牛提着袋子来扫货,仓库里同样的东西还裹着三层防尘布呢。这操作跟当年手机店搞饥饿营销有啥区别?皆视顾客为待割之“韭菜”。
店里现在整得跟传销窝点似的。顾客抢号像抽奖,店员喊话像念经,黄牛倒卖像搞批发。保洁阿姨都知道哪个款式闲鱼加价多,这不是把正经生意做成黑市了?仓库标签都褪色了还不往外卖,非等长毛了才清仓大甩卖?
这套路眼熟得很!十年前小米手机就这么玩,官网永远显示"售罄",线下加价五百随便买。后来被消费者协会点名,才改了这臭毛病。现在泡泡玛特简直青出于蓝,连黄牛培训都形成产业链了。
追本溯源,商家不过是精准地把握了年轻人追逐潮流的心理罢了。就跟大爷大妈抢黄金一个理,越说限量越疯抢。但玩过头就是搬石头砸自己脚——等消费者回过味来,谁还陪你这套?
我看这事迟早要翻车。现在已经有顾客在群里骂娘了,哪天要是被市场监管部门盯上,仓库里那些囤货怕是要真成古董。到时候别说加价卖,打折处理都嫌占地方!
这帮玩饥饿营销的商家,早晚把自己饿死!
山东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