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当年以一曲《西海情歌》打动无数人的降央卓玛吗?
她的嗓音,曾令无数人沉醉倾倒,还被称为“最美女中音”。
但谁能想到,靠翻唱爆红的她竟因版权问题一夜跌落谷底。
如今多年过去,降央卓玛的生活状态到底如何?
她有没有为当年的“翻唱事故”感到后悔?
降央卓玛的家乡是藏族地区偏远的小村庄,
家庭并不富裕,她连完整的基础教育都没能完成。
小时候,她压根没想过有一天会靠一副好嗓子改变命运。
但机缘就是这么奇妙。
展开剩余81%据说,有一次艺术团在演出时临时缺人,
作为酒店服务员的降央卓玛被拉上台“救场”。
结果一开嗓,众人都震惊了,
她的声音,仿佛山间清泉,独具辨识度。
也因此得到领路人,她进入了艺术团,开始接受系统的歌舞培训。后来,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,成功跻身歌舞团,从而正式开启了音乐之旅。对于一个毫无背景的普通人来说,仅仅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。
在当时的华语乐坛,天王天后扎堆,
像周杰伦、王菲这样的顶流压得市场几乎没有她突围的余地。
降央卓玛一度陷入低谷,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开支都难以维系。
千里马终需伯乐赏识,她在几近绝望、即将放弃之时,
她幸运地遇见了刀郎。
刀郎是华语乐坛一个颇具争议却极具影响力的名字。他的歌曲虽被部分人视作“土味”,然其歌词直白而动人,旋律简易却直抵人心,从而在无数人的歌单中占据一席之地。刀郎颇为赏识降央卓玛的嗓音。他觉得,这种带有民族特色与灵魂穿透力的声音非常适合自己的作品。于是,《西海情歌》成了他们的第一次合作。这首歌使得降央卓玛一夜之间声名大噪。“苍凉而震撼”的嗓音赋予了这首歌别样的生命力,在央视舞台上的那一唱,把她从一个“无名小卒”推向了大众视野。也因此人们开始记住降央卓玛的名字,她成了那个年代的红火的歌手,各种商演、综艺、个人演唱会接踵而至,甚至连春晚都向她伸出了橄榄枝。在那段时间,她独特的嗓音成了标志,也赚得盆满钵满。但就在这掌声中,她的危机也悄然而至。翻唱的红利让降央卓玛如鱼得水,但她的火爆也让刀郎感到隐隐不安。《西海情歌》作词作曲皆为刀郎,然而外界却逐渐将这首歌视作降央卓玛的标签。在商演中,她一次又一次翻唱刀郎的歌曲,甚至在没有告知对方的情况下,将更多未授权的歌曲加入了自己的舞台表演。你说这是疏忽?可能。
但更多的人觉得,这种行为无疑是明目张胆的“过河拆桥”之举。
刀郎曾尝试与降央卓玛私下沟通,让她澄清作品的原创归属,
但屡屡被对方忽视。
毕竟,对降央卓玛来说,
翻唱这首歌带来的收益实在太诱人了。
忍无可忍的刀郎,最终以侵犯版权为由将她告上法庭。
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,
从2015年到2023年,8年期间起诉降央卓玛42次,
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刀郎。
虽然降央卓玛不忘为自己辩解,
但公众显然对她的“忘恩负义”无法容忍。
最终,法院判决刀郎胜诉,降央卓玛需要付出高额赔偿。
这场官司致使降央卓玛的演艺事业彻底“翻车”。
对于一个歌手而言,公众形象与口碑至关重要。
而被贴上“吃版权红利”“不尊重原创”的标签后,
她的市场骤然消失。
失去了刀郎的支持,降央卓玛的音乐创作短板也暴露无遗。
她的代表作大多为翻唱之作,
鲜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。
即使她后来尝试重新发行自己的原创专辑,
也因为反响平平,很快被市场淘汰。
从万人演唱会到几乎无人问津,降央卓玛的落差实在太大。
这不禁让人开始思考,如果她能在初期稳中求进,
多一些对原创者的尊重,她的职业生涯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?
经历行业滑铁卢后,降央卓玛选择急流勇退。
她回到了家乡,开启了另一段人生。
现在的她不再追求聚光灯,
而是将生活重心放在了藏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上。
据说她在家乡开了一家农家乐,
结合少数民族风情表演,吸引游客。
同时,她也开始钻研母语歌曲与当地传统艺术,
专注于传承和保护家乡的音乐文化。
现在的已经是文艺志愿者,在乡村参加公益活动。
她也照顾了家庭,经常晒下自己的幸福,
丈夫是央视纪录片的摄影师,两人同为藏族,有着共同的话题。
她和丈夫有两儿一女,女儿继承了她的嗓音,唱歌也好听。
或许,站得不够高远并不能成为巅峰,
但贴近本心的日子却让她收获了更多平静与幸福。
降央卓玛的人生充满戏剧性,
从光芒万丈到归于平凡,让人唏嘘,
也感叹如今回到乡村的她太可惜。
娱乐圈光怪陆离,名利诱惑俯拾皆是,
而人性考验亦如影随形。
翻唱可以让人红极一时,但只有原创,才能让人真正长久。
希望降央卓玛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,
也希望业内人都能记住:尊重版权,就是尊重自己。
发布于:山东省山东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